回到主页
回到主页

成瘾性脑病

病因

一、心理因素:

就个性特征来说,成瘾者有着共同的心理行为特征(如毒品成瘾者喜欢寻求新奇的刺激和感觉,自控能力低;物质成瘾者有明显的焦虑、抑郁情绪;行为成瘾者性格孤僻、自闭等),并在人格上存在明显缺陷(反社会情绪、情绪控制力较差、易冲动、缺乏有效的防御机制、追求即刻满足感等),这些特点与成瘾物品、行为互为因果,加速成瘾的发展形成,也常常会影响临床表现、治疗效果及预后表现。

二、生物学因素:

通过周期性地进行某种行为或摄入某种物质,满足生理或心理上的渴求。当这种快感得到满足后,大脑便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奖赏效应,从而强化对该行为的记忆;其次成瘾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长期的适应性变化,进一步诱发成瘾行为,导致成瘾行为反复复发。

三、社会因素:

现代社会通信、网络技术发达,部分人意志薄弱,容易受到身边朋友、互联网信息的诱惑,互相模仿、攀比,进而产生成瘾行为。

四、家庭因素:

包括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,一方面家庭氛围的不和谐使部分成瘾者利用其逃避现实;另一方面,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忽视对孩子教育,在发现成瘾行为后采取打骂及家庭暴力形式,或直接放弃对其教育。

临床表现

1.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驱使人们适用该致瘾源,并不择手段地去获取它。

2.有加大剂量或频率的趋势。

3.对该致瘾源的效应产生精神依赖及身体依赖。

4.对个人和社会产生危害。

5.知道该行为的错误但戒断后产生严重的戒断反应。

特色疗法

1. 立体定向射频热凝阻滞疗法

利用立体定向技术结合热凝毁损术,对患者犒赏性神经中枢进行毁损,消除患者关于犒赏物质或行为的身体和心理记忆,使患者从依赖性中解脱出来。

2. 立体定向神经调控靶向修复疗法

利用生物制剂修复受损神经细胞,补充缺损的神经元,激活大脑内源性脑细胞,疏通闭塞的神经通路,重建神经内环境,改善大脑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。

3. 康复治疗

成瘾性脑病患者多有焦虑、抑郁、烦躁、精神萎靡等表现。SOPP之心理疗法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,倾听患者的真实想法,了解其行为动机,帮助患者克服戒断时的心理压力,利用不断强化的“心理暗示”,减轻成瘾症状带来的痛苦。

上一篇
脑卒中后遗症(脑中风后遗症)
下一篇
邬素珍
 回到主页
所有文章
×

还剩一步!

确认邮件已发至你的邮箱。 请点击邮件中的确认链接,完成订阅。

好的